这一年,我们在努力

-------咸阳市渭城区教育考试中心2023年工作掠影

2023年,在省市考试管理部门精心指导下,咸阳市渭城区教育考试中心紧紧围绕省市教育考试管理部门重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全区新高考综合改革,不断加强全区教育考试条件保障和能力建设,全年共完成12大类考试,涉考考生32462人次,顺利实现了“平安考试”“健康考试”的目标。中心一年来先后被评为咸阳市考试招生综合考核先进集体,渭城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渭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6名同志先后受到市区表彰奖励。

这一年,我们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年来,我们结合全省“三个年”活动,引导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特别是针对新高考、新学考政策变化、考务组织、网上报名资审等新变化、新要求,认真学习,规范操作,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检验,确保招生考试更加公平公正。

这一年,我们不断加强新高考综合改革条件保障。一是投资561万元全面完成咸阳中学、渭城中学、咸阳铁中三个标准化考点高中学考机考考场建设,共建设试场8个,机位485个。二是投资131万元完成了三个考点高考听力播放改造升级工作。三是根据我区考生实际,及时启动了文林学校标准化考点建设任务,拟新建试场28个,预算投资280万元,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有望3月份全面建成。

这一年,我们抓细抓实考务管理,全力保证各类考试顺利进行。一是多措并举,强化培训。每次考前均要召开考区考务培训会,重点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考点考务人员培训工作,做到了全员培训,分岗培训;二是提前检修,防微杜渐。每次考试前,中心对照省市标准,联合考点对所有视频监控系统、屏蔽设备、智能监测设备、金属探测仪等提前进行测调、检修,确保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做到查得出、防得住、全覆盖;三是加强安检,筑牢防线。每次考试,在考点门口设置智能安检门,在试场门口设置金属探测,严格做到“两次安检”,坚决杜绝和防范手机带入考场,从源头确保了考试安全;四是严肃考纪,严格监考。考试实行“人脸识别”入场,考生人脸与准考证、身份证数据进行自动比对,严防替考。考试过程中,我中心指导各考点严肃考风考纪,强化现场监考和视频监考作用,加强监考规范管理,采用考场考务事项清单管理,做好试卷收发、考生信息填写与核对等工作,确保考务组织规范有序。

这一年,我们圆满完成了2024年全市高考艺术类招生省级统考组考工作。考试共设咸阳中学1个考点,试场51个,考生1030人。作为高考艺术类招生省级统考首次下放地市组考的实际,我中心一是高度重视,精心遴选考点,抽调精兵强将,及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认真学习。作为首次组考,经验不足,我中心协同考点学校有关领导及考务员,全程参加省上的集中统一培训和观摩,对三类考试的组考流程、工作要求、试场布置、注意事项全面进行学习,并现场咨询有关专家、老师,为顺利组考打下基础;三是精心组考。为确保考试万无一失,在省级培训之后,我中心又及时邀请市中心有关领导,深入考点学校,实地查看试场设置和备考情况,现场解答组考中的疑惑。考试中,考点学校严格执行省上组考流程,重点做好两次探测、人脸识别、试题收发、条码粘贴、缺考登记、听力播放等重要环节。市区两级巡视驻守考点,妥善处理考试中的各类突发情况,组考工作平稳有序。

这一年,我们充分发挥区招委会职能,全力保障了考试安全。面对日益繁重的各类考试,我考区在招委会主任领导下,不断强化招委会职能,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积极性。一是确保试题安全。各类考试前,区招委会均协调公安全程拉运试题,24小时派驻干警进行安全保密。针对考点周边长期施工围挡实际,提前研判送题线路及车辆,将原来一组警车调整为两组,确保试题安全、及时送达考点。二是认真落实部门职责。每次考前,均由区招委会主任牵头,召开考试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区卫健、公安、交警、市场局、执法局等主要部门现场汇报备考情况,重点就各单位针对各考点的工作方案、任务清单、力量配置、应急措施等重点汇报,招委会主任就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安排部署,并在考前、考中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确保各职能部门无缝衔接,压实担子、责任到岗到人,全力保证考试安全。2023年,我中心承担的12大类考试均无一例不安全事件及考务事故发生。

2024年,渭城区教育考试中心将紧紧围绕省市区考试部门中心工作,不断加强考试条件保障,进一步完善各考点防控作弊、身份验证、智能安检等功能,督促指导各考点做好标准化考场的日常维护工作;不断加强考务组织和管理,努力实现考务组织“零差错、零失误”;协调区招委会各成员单位立足职责,优化环境,倾心服务,不断加强综合保障能力,确保全区实现“平安考试”总目标。

 

微信 微信
微博 微博 数字报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