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为期两天的西安市周至县2022年秋季自考圆满完成。我县共226名考生,设周至中学1个考点、43个考场、164场次。为稳妥实施2022年秋季自考工作,我县以赶考的心态、奋进的姿态、实干的状态,做好做细做实各项工作,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本次考试面临着时间节点重要(正值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疫情形势严峻、考试时间最长等三大考验,做好国家级自考组织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县招委会、县考试中心和考点学校充分认识做好本次考试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格管理,细化措施,任务到岗,责任到人,逐级签订责任书,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统筹做好考试组织、安全维稳、疫情防控、环境治理和考风考纪,做到考前无试题试卷泄露,考中无大规模有组织舞弊,考后舆论总体和谐稳定,以高标准、严要求和有效举措确保实现“平安考试”“健康考试”“公平考试”“温馨考试”。考试期间,县政府教育总督学何宣讲、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纲、市县督查等各级领导对考务组织及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
市县领导检查
严选强训监考,突出培训重点。考点选聘组织性纪律性强、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遵守保密工作规定且有一定监考经验的教师担任监考和考务工作。考点对工作人员强化考风考纪和考试业务培训,加强保密法律法规教育、保密制度和防范技术培训和案例警示教育,突出考前准备、考场监管、保密安全、惩处违纪等四个环节,熟悉考试程序,掌握考试业务,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坚持培训合格后上岗。
监考培训会
严格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每场考试时,监考教师按照本场考试的考生座位表逐人核对准考证、照片、准考号、考场号、座位号及身份证,并督促考生将姓名、准考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在试卷上。考场内做到五个严禁:严禁考生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带进考场;严禁考生佩戴耳塞进考场;严禁考生携带与考试有关的书籍和复习资料进考场;严禁考生在答卷上使用涂改液;严禁考生将草稿纸或与试卷内容有关的纸条带出考场。所有监考和工作人员严格执纪,坚守岗位,认真履职。考务工作按《操作规程》要求,科学化、规范化操作。加强对考场违规行为的严密监控,做到预防有力、发现及时,特别是加强对替考、手机等通讯工具作弊的防范和查处力度,坚决打击和防范有组织的集体舞弊行为。
市县领导检查
狠抓关键环节,守住安全红线。严格落实关键环节安全保密制度和责任制度,细化落实试卷运送、保管、分发、回收等各环节的安全保密管理措施,做到人物技联防;抓好保密室、考点保管场所等重点环节检查,实现试卷流转环节“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无死角”监控,确保试卷绝对安全;提前做好网巡系统、身份认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作弊防控系统、屏蔽仪、金属探测仪等设备检测维护;强化技术支撑和信息化保障,加强考点考场管理,严格把好“入场关”“监考关”“屏蔽关”,严肃考风考纪,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检查;开展诚信教育,做好舆论宣传引导。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严格执行值班“零报告”制度。
严把入场关
压紧压实责任,落实防疫要求。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性,充分借鉴近年国家教育考试的组考防疫经验,加强与县卫健、疾控和医疗等机构对接,强化信息沟通,结合我县疫情防控形势,依法、科学、精准、因地制宜细化完善组考防疫方案、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细化工作举措,落实防疫要求。针对组考防疫重点环节开展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考点学校科学设定考生入场离场通道和健康检查与安检通道,保持间隔距离;配足防疫物资,设置专用备用隔离考场;考点设1名防疫副主考,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所有工作人员和考生严格落实“一测(测温阴性报告)一扫(扫码)三查验(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检测)”和安检工作,考生进入考点、考场须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加强重点场所管控,全面做好防疫消杀和开窗通风,坚决守住“不因疫情影响考试组织,不因考试引发疫情传播”的底线,切实保障考生和考务人员安全健康。
部门联防联控
优化考生服务,保障考生权益。强化考试政策规定和防疫参考要求的宣传引导,安排专人负责考生电话咨询,教育会同公安、卫健、电力等相关单位全力营造保考护考良好氛围,针对特殊情况提供人性化服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勤勉扎实的作风,做实做细考生服务工作。
公安护航保考